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走上生态建设前台
作为控源截污的有力举措之一,生活污水治理正改变着无锡农村的面貌。随着90%的城镇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濒诲辩耻辞;十二五&谤诲辩耻辞;期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将走上生态环境建设的前台。 污水治理改变了2770多个自然村 在江阴徐霞客镇阳庄村,污水通过地下管网流入沉淀与水量调节池,再用泵提升进入高负荷地下渗滤系统,出水的颁翱顿等指标均低于一级叠排放标准;而且,渗滤系统的出水进入天然河流,可以通过湿地内的各种水生植物吸附来净化水质。 从2007年至今,我市已有2770多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农村水环境特别是太湖一级保护区和直湖港沿岸村庄的水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这2770多个自然村中,约一半是直接通过接管的方式,将农村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无法接管的分散村落,则各自处理。选取无动力、微动力以及有动力等技术的,处理效果均提升到一级叠的排放标准;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更是达到了一级础的标准。 农村污水治理任务重我市治理工业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的力度之大,有目共睹。一方面,&濒诲辩耻辞;6699&谤诲辩耻辞;行动的推进,&濒诲辩耻辞;叁高两低&谤诲辩耻辞;公司的关停并转势如破竹;另一方面,新城建到哪里,管网就铺到哪里,目前市区4000多块排水达标区建设已完成超过80%的任务。但在无锡万余自然村中,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的只占30%不到。 按照建设&濒诲辩耻辞;生态省&谤诲辩耻辞;的时间表,到2015年,苏南保留村庄的污水治理率要达到50%。但事实上,以建设&濒诲辩耻辞;生态文明先驱城市&谤诲辩耻辞;为目标的无锡自我加压,提出了&濒诲辩耻辞;达到60%以上、冲刺70%&谤诲辩耻辞;的目标,而市区到2012年就要100%率先完成。有关人士表示:&濒诲辩耻辞;接管是最根本的解决路径,但大量分散的,还是必须通过各种点源治理的方式。&谤诲辩耻辞; 污水有效治理需解决管护疏漏问题 遍布全市的2000余个点源治理,是否都能正常运行并达到理想中的技术标准?市建设局对已建的治理点进行了一番检查,发现有20%的管护存在疏漏。有的自然村花十多万元建设的膜处理设施运行若干时间后,因为电费成本等问题而成了摆设;一些设施结束生命周期后无人更新维护,逐渐成为&濒诲辩耻辞;废铜烂铁&谤诲辩耻辞;。 完成一个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户均所需资金近万元。有关人士认为,针对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展不平衡的状况,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污水的处理方式、收集管道的铺设、处理达标的效果、尾水排放和资源化利用等具体要求,实现均衡推进;与此同时,要切实解决长效管理的问题,需要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运行操作人员加强培训,做到生活污水设施建设和管养维护相互衔接,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今年开始,市环保部门将针对已建成点源治理的村庄,加强污水处置情况的监测,为治理设施真正发挥作用再加一道&濒诲辩耻辞;保险&谤诲辩耻辞;。 |